氣化器的故障與加熱方式(如空溫、電加熱、燃燒式)、介質特性(如 LNG、液氧、腐蝕性氣體)、運行環境密切相關,但核心故障多集中在 “換熱效率異常、壓力失控、動力系統失效、泄漏” 四大類。以下按故障影響程度排序,詳解常見故障的現象、根本原因及處理措施,并標注適配的氣化器類型:
密封與腐蝕故障:泄漏(安全與效率雙重影響)
泄漏因介質特性分為 “低溫泄漏” 和 “燃氣 / 蒸汽泄漏”,前者易凍傷,后者易引發爆炸。
1. 低溫泄漏(LNG、液氧等低溫介質)
現象:設備法蘭、閥門、焊縫處結霜,泄漏點周圍溫度驟降,嚴重時出現 “白霧”。
常見原因:
密封件老化:低溫密封墊(如聚四氟乙烯、耐低溫橡膠)因長期低溫脆化失效;
連接松動:法蘭螺栓未均勻擰緊(低溫收縮導致間隙);
材質缺陷:焊縫未焊透、低溫鋼(304/316L)部件裂紋。
處理措施:
安全防護:佩戴耐低溫手套(丁腈材質)、防霧護目鏡,嚴禁徒手接觸泄漏點;
緊急處理:輕微泄漏可緊固螺栓,嚴重泄漏需停機泄壓后更換密封件 / 補焊;
預防:選用 “低溫專用密封件”(耐 - 200℃以上),定期(每半年)檢查法蘭螺栓扭矩。
2. 燃氣 / 蒸汽泄漏(燃燒式、熱水 / 蒸汽加熱式)
現象:燃氣泄漏有異味(加臭劑),蒸汽泄漏有 “嘶嘶” 聲,用肥皂水檢測可見氣泡。
常見原因:
密封失效:燃氣 / 蒸汽管道法蘭密封墊老化、閥門填料磨損;
部件破損:管道焊縫腐蝕穿孔、閥門閥芯損壞。
處理措施:
燃氣泄漏:立即關閉燃氣閥,打開通風設施(嚴禁開關電器),用防爆工具修復;
蒸汽泄漏:關閉蒸汽閥,待降溫后更換密封墊或修復管道;
定期檢測:每周用可燃氣體探測器(LNG 場景)、壓力測試(蒸汽場景)排查泄漏。
輔助系統故障:控制系統與結垢堵塞(間接影響穩定性)

1. 控制系統失靈
現象:溫度 / 壓力無法自動調節,設備頻繁啟?;虺掷m運行。
常見原因:傳感器故障(溫度 / 壓力探頭損壞)、PLC 程序紊亂、執行器卡阻(調節閥、風門)。
處理措施:校準傳感器、復位 PLC 程序、拆解清理執行器閥芯。
2. 換熱管結垢 / 堵塞
現象:換熱效率下降(出口溫度低)、壓力降增大,多發生在熱水 / 蒸汽加熱式(水質差)或介質含雜質場景。
處理措施:用檸檬酸溶液(10% 濃度)酸洗換熱管、高壓水槍沖洗,或加裝前置過濾器。
總結:故障處理核心原則
安全優先:超壓、泄漏等安全類故障,先停機泄壓、切斷介質,再排查處理;
分類定位:空溫式優先查翅片 / 風機,電加熱式查電路 / 加熱管,燃燒式查燃氣 / 燃燒器;
預防為主:定期清理換熱部件、校驗安全附件、更換老化密封件,可降低 80% 以上故障發生率。
所有故障處理后,需空載運行 30 分鐘,確認溫度、壓力穩定后再恢復供氣,避免二次故障。
